据报道,两会期间,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一件集体提案《关于推动优质供给,杜绝劣质校服的提案》(简称《提案》)。民革中央在《提案》中提出,2015年教育部、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委曾出台校服管理指导意见,部署多部门联合开展校服监管,但目前各省份对校服管理的方式不同、效果迥异,有地区仍出现“劣质校服”、“丑校服”。
“校服新政”推出一年多,上海、广东、青岛多地校服改革突破引发社会热评,已取代“全民吐槽面口袋”成为校服舆论新热点。今年上半年以来,媒体聚焦校服地方改革“大招”频发,家长、学生主导的校服采购模式共同亮点。专家提醒,各地跟进设计本地校服采购制度时,也需注意勿踩“定点定标”等行政“雷区”。
中国的校服是文化、教育、历史甚至是政治的缩影。颜色样式的变迁既紧随时代浪潮,又顺从惯性统一。一百年前,校服是社会进步的象征;一百年后,校服是社会争论的话题。接下来,我们跟着时间的脚步,慢慢感受校服文化的演变。